2016-09-17

[新聞稿] 「好想.建綠」創業好主意終極對決百花齊放

奇謀妙計綠建創業 重視多變及可持續性 為地球降溫減碳減廢

香港,2016年9月17日–「好想‧建綠」創業好主意提案比賽的決賽提案大會今天(17日)在好單位Good Lab舉行。比賽由建造業議會與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合辦,並與合作伙伴好單位Good Lab共同籌劃,為首個本港以綠色建築為主題的創業活動,過去兩年孕育出可持續發展的創業好主意,例如2014年冠軍「Wood Lab」的環保貓砂概念,以及2015年冠軍「長屋設計」回收建築剩料修葺長者家居的計劃均得以實踐,以社會創新的方式創建綠色香港。
 
今年入圍決賽的六個提案各具創意之餘,又重視務實可行及持續發展,希望應用綠色建築概念改變社會環境,實踐綠色創業夢,當中包括(詳情請參閱附錄):
  • 屋苑垃圾收集系統協助市民分類回收廢物
  • 室內水幕牆為家居降溫
  • 回收卡板再造成百變環保積木磚
  • 雨傘乾燥器減少雨傘膠袋消耗
  • 植物窗簾改善室內空氣質素
  • 一站式裝拆存倉服務減省展覽攤位廢料
創業團隊經兩個月專業指導後,在今日的提案大會上施展渾身解數,展示他們創意與可行性兼備的綠色建築創業好主意,吸引評判及潛在投資者的支持。經一輪激烈比拼後,結果最終由「BEAMS」的方案奪冠,其創業好主意看準本港展覽業發展蓬勃但浪費問題嚴重,提供一站式展覽設計及搭建服務,替客戶度身訂造綠色展覽攤位,訂立及達成減廢和環保目標,藉此提高公司的企業形象。亞軍得獎團隊「Running Umbrella」構思以結合吸水物料及植物盆景的雨傘乾燥器,解決雨季耗費大量雨傘膠袋所造成的問題;而季軍得主「Energizer」則計劃於住宅屋苑推行嶄新的中央垃圾收集系統,鼓勵市民自行把垃圾分類,並設八達通回贈獎勵計劃,以配合政府即將推行的垃圾徵費計劃。
 
去屆導師之一的建造業議會零碳天地環保及可持續發展助理總監李民超先生,今年樂意再度為活動出力擔任評判:「比賽將綠色建築與創新思維結合,並從中尋找商機,此意念相當嶄新。我很高興今年再次參與其中,見證新一批的創業團隊為保護環境發揮創意。我相信他們的意念可啟發建造業,在可持續發展上積極與社會各方有心人合作,一同創建綠色香港。」
 
另一位評判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執行董事陳永康工程師樂見參賽隊伍構思出更多綠建新理念:「今年的參賽提案不但以創意解決環境問題,更難得的是他們充分考慮到商機和可行性。參賽者不但表現出對環境議題的關注和投入,也向外界展示綠色建築絕不只是單純一項支出,更可成就一盤既能貢獻社會,亦有合理回報的生意。我們希望參賽隊伍投身綠色建築之餘,亦可以帶動身邊的人,以至社會各界一同參與。」
 
好單位Good Lab召集人及董事黃英琦律師, JP認為多年來比賽所發掘的好主意不少甚具質素,亦印證「跨界合作」和「社會創新」在綠色建築發展的重要性:「這三屆比賽,我們其實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匯聚來自五湖四海的民間和專業智慧,加上創業精神,透過綠色建築概念,為香港的都市環境和社會帶來正面影響。每個好主意背後,都證明了這種模式會為綠色建築發展帶來更多可能,也是現今香港邁步向前所需要的一種力量。」
 
「好想‧建綠」創業好主意提案比賽先於7月中以「腦力馬拉松」(Hackathon)形式,讓參賽團隊用48小時集思廣益,初步構思綠色建築商業計劃,並在為期兩個月的「導‧想計劃」中由導師團提供專業意見。「大師級」導師陣容包括綠色建築專家、社企創辦人、環保組織及商界人士等等。他們義務為團隊完善提案,就可行性、持續性,以及營運和市場策略等等各方面給予意見,務求令參賽的創業方案力臻完美,在今日爭奪終極冠軍。
 
有關比賽詳情,可瀏覽「好想‧建綠」創業好主意提案比賽活動專屬網站:
http://greenbuildingideas.goodlab.hk
 
 
圖片說明
 
圖片一:團隊「BEAMS」勇奪「好想‧建綠」創業好主意提案比賽冠軍殊榮,由建造業議會零碳天地環保及可持續發展助理總監李民超先生(左)頒發獎座嘉許。
 
 
圖片二:「好想‧建綠」創業好主意提案大會評判與冠軍團隊「BEAMS」、亞軍團隊「Running Umbrella」及季軍團隊「Energizer」合照。
 
 
圖片三:入圍創業團隊在提案大會上施展渾身解數,希望在短短五分鐘演示時間內吸引評判注意。
 
 
圖片四:「好想‧建綠」創業好主意提案比賽先於7月中在Good Lab進行「腦力馬拉松」,讓參加者「從無到有」初步構思綠色建築商業計劃,並選出六隊入圍隊伍。
 
###
 
附錄:「好想.建綠」創業好主意提案比賽創業團隊資料
 
一、Energizer
 
全新綠色屋苑垃圾收集app 更有效分類回收 減省固體廢物收費
 
團隊各成員結緣於一個領袖訓練計劃,一直非常關心社會議題。有鑑於政府就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進行公眾諮詢,團隊想出「綠色屋苑垃圾收集系統」計劃,為市民提供一個能更有效分類回收廢物的平台,並冀藉此優化政府現推行的「綠在區區」計劃,實行源頭減廢。計劃構思於住宅屋苑推行嶄新的中央垃圾收集系統,鼓勵市民自行把垃圾分類,把廚餘分開回收。
 
團隊又計劃設計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條碼系統,並連結至八達通推行積分獎勵計劃,鼓勵市民把可回收物料如:塑膠、廢紙和鋁罐等送到屋苑指定回收站,協助助市民養成回收習慣,待政府實行垃圾徵費計劃後,可減省固體廢物所徵收的費用。團隊相信這環保減廢又慳錢的計劃將獲市民接受,亦可有效減輕堆填區負荷。
 
二、潛熱空間The Latent Space
 
室內水幕牆為大廈降溫
 
由產品設計師和能源科學與工程系學生組成的夢幻組合,因地球暖化造成溫度上升,盛夏愈趨炎熱,冷氣需求愈來愈大,然而冷氣用電量非常高,遂想出利用室內水幕吸走熱能,減低冷氣耗電量和碳排放,慳電費又環保。團隊構思研發室內座地水幕牆甫幕吸走熱能,減低冷氣耗電量和排碳量,慳電費又環保。團隊構思於l arrive,可置於窗前吸熱,降低室溫,減少冷氣消耗。裝置設有儲水部份,吸熱後的水可循環再用作洗衣等用途。為方便一般家居使用,裝置設計至適中大小,並可輕易移動至室內不同地方。
 
三、積木都市 Brick Up
 
回收運輸卡板變身環保磚 「重用多變」環保積木方塊可塑性高
 
香港堆填區每日被棄置的木材高達 670 公噸,當中約 600 公噸木材是由工商業活動而產生。團隊「積木都市」的提案目的就是減輕這類堆填區的負荷,針對香港每日大小不同的短期展覽所產生的大量建築廢物,計劃將廢料變成原材料,製成「可重用多變」環保積木磚,供參展及承辦商作場地建設之用,從而減輕堆填區的負荷。
 
團隊第一階段會首選回收木卡板。香港運輸耗用大量卡板,可惜回收率奇低,「一次性即棄卡版」成了香港這國際轉口港背後的堆填負擔。團隊認為,一般木卡板成分只有木和釘子,所含化學物質及雜質﹝如膠水﹞相對較少,雖然非常適合回收再造,遂想出點子將這些高質素木料回收打碎壓縮,再結合不同物質造成較厚的環保磚。由於環保磚可因應客戶不同需要而造成不同形狀大小、斜度和孤度,可塑性高,所以應用非常廣泛,預期這類環保磚將受短期展覽、pop-up store、參展商、展覽統籌商和傢具設計師等歡迎。團隊同時提出以一站式服務代客戶處理繁複的回收工序,並以認證方式表揚客戶,提升其企業和品牌形象。
 
四、Running Umbrella
 
嶄新乾遮機解決雨季耗費大量雨傘膠袋所造成的問題
 
雨季期間,商場都會向客人派發雨傘膠袋,防止雨傘在商場各處滴水。環保團體今年8月剛發表最新調查就發現,68%受訪市民稱,有使用商場提供的雨傘膠袋;下雨天時,更有 6%人會使用3個雨傘膠袋或以上。逾一半受訪市民將傘袋用完即棄,只有35%懂重用或放入回收箱。因此,「Running Umbrella」從此生活細微處出發,希望減少膠袋這種不能降解,威脅生態環境的廢物。
 
雖然有商場嘗試提供雨傘除水機、雨傘架等其他選擇,但大多因不方便而使用率偏低。因此,團隊希望推出方便、快捷、易用的Running Umbrella乾遮機,針對購物商場及物業管理人員所需。Running Umbrella利用吸水物料在數秒之內吸收雨傘水份,乾燥器底層為有過濾功能之活性碳,過濾出來之水份則自動流到乾遮機另一面的植物盆景循環再用,美化環境及吸收二氧化碳之餘亦將免去處理積水等額外工作。他們期望將乾遮機訂價為三千元內,又計劃推廣至學校,輔以創新教育活動,推動新一代養成減廢習慣。
 
五、綠絲帶Green No.5
 
綠色植物窗簾 Unplugged空氣清新機
 
團隊其中一位成員屢受鼻敏感折磨,非常關注空氣質素,於是聯同來自環境科學及其他背景的隊員,想出結合植物和減低能源消耗的「綠色窗簾」方案,改善不能常開窗戶的住宅和商廈辦公室的室內空氣質素。
 
綠色植物窗簾分為三層,面向室內的一層種了攀懸植物,產生氧氣和負離子,更新室內空氣;中層為佈滿微細小孔的活性碳,進一步吸收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最外層為二氧化鈦等光觸媒﹝光催化劑﹞的塗層,二氧化鈦能吸收紫外光,降解有毒有機揮發化合物﹝例如:油漆中的甲醛﹞。綠色植物窗簾只需以清水洗抹,攀懸植物美觀又易於打理,又較盆栽慳位,更不需如空氣清新機般耗費能源。團隊計劃十分周詳,為客戶提供回收折舊的綠色植物窗簾售後服務,把光觸媒回收再用,並早於製作階段特意提供油分較多的植物給客戶挑選,方便回收後用作燃料。
 
六、BEAMS
 
一站式裝拆存倉服務 大減展覽攤位廢物 商業頭腦環保意識俱備
 
團隊成員曾於本港一間大型展覽活動策劃公司任職,窺準大部分展覽均以短期性質展出,當中的物料更是使用數天便隨即丟棄,產生大量廢物。隊員深諳香港客戶「怕麻煩」的心態,故想出以環保為宗旨的一站式展覽設計及搭建服務,替客戶度身訂造綠色展覽攤位,訂立及達成減廢及環保目標。
 
負責研發綠色建設服務的隊員,畢業於建築及環境學,曾接受LEED專業評估,團隊將會向客戶提供設計、製作項目、重設流程、選料、進場、拆卸回收和存倉等綠色服務,為客戶從細微處著眼看環保,由源頭減廢做起,讓參展商在參與展覽時,也可為環保出力,藉此提高公司的企業形象。團隊成員更會利用現時經營環保餐具租用社會企業的營運經驗和人脈,聯繫其他社企的力量,提升環保減廢意識和帶動基層就業。
 
香港綠色建築週2016簡介
 
由建造業議會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共同主辦的「香港綠色建築週2016」,於8月31日至9月17日舉行,透過一系列公眾活動,令市民在生活各方面實踐綠色生活,令全港市民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本地綠色建築發展,體驗精彩綠色生活。活動包括:
  • 「綠建零距離」短片意念創作比賽
  • 青年綠建論壇
  • 「好想‧建綠」創業好主意提案比賽
  • 「輕.型」上班日
  • 網上遊戲及宣傳
各界如欲了解「香港綠色建築週2016」活動詳情,可登入:
 
活動網站:https://www.hkgbc.org.hk/tch/engagement/public-initiatives/hkgbw/index.jsp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Facebook專頁:
www.facebook.com/hkgreenbuildingcouncil
 
「香港綠色建築週2016」由建造業議會全力資助。
 
主辦機構簡介
 
建造業議會
 
建造業議會根據《建造業議會條例》(香港法例第587章)於2007年成立,由一位主席及24名成員組成,成員來自代表業內各界別的人士,包括僱主、專業人士、學者、承建商、工人、獨立人士和政府官員。
 
議會的主要職能是就長遠的策略性事宜與業界達成共識、向政府反映建造業的需要及期許,為業內勞動力提供培訓和註冊,並為政府提供溝通渠道,取得與建造業所有相關事項的意見。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建造業議會的資料,請瀏覽www.cic.hk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HKGBC)於2009年創立,為非牟利及會員制機構,旨在為香港締造更綠色的建築環境,從而保護地球,造福香港市民。創會會員包括建造業議會(CIC)、商界環保協會(BEC)、建築環保評估協會(BSL)及環保建築專業議會(PGBC)。為引領市場轉化,議會致力向政府倡議綠色環境政策,並為各界引入綠色建築作業方式和訂立業界有關設計、建造與管理的專業標準,同時向市民推廣綠色生活。
 
欲知更多有關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資料,請瀏覽:www.hkgbc.org.hk
 
傳媒查詢
林嘉卿
貝迪市場(香港)有限公司
電話:+852 6901 6811 / +852 2730 3138
電郵:bonnie@betake.com.hk
梁伊雯
貝迪市場(香港)有限公司
電話:+852 9773 0728 / +852 2730 3138
電郵:eman@betake.com.hk
招蒨聰
建造業議會 機構發展部
電話:+852 2100 9044
電郵:corpcomm@cic.hk
鄧嘉雯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秘書處
電話:+852 3994 8832
電郵:janet.tang@hkgb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