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正式開幕 迎接市民探索大自然之美
即時重溫施耐德電氣香港創新峰會2024的精彩內容!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訪德國代表團 (2024年10月14-18日) - 探索德國綠色建築發展的雙城之旅
「華懋集團可持續發展論壇2024」:驅動韌性未來
The Henderson:重新定義香港天際線的綠色地標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正式開幕 迎接市民探索大自然之美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已於11月9日盛大開幕!這座公園坐落於北部都會區,不僅標誌著AECOM在城鄉共融、可持續和韌性城市發展方面的重要里程碑,亦通過創新設計和可持續實踐,充分體現了AECOM的「永續發展,澤被未來」策略,創造可持續未來。
應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邁向可持續未來
AECOM於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應用創新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成功轉化了37公頃的生態寶藏。公園不但完美展示了城市發展如何與自然和諧共存,還提升了生物多樣性,推動城鄉共融,亦為社區提供珍貴的綠色空間,供市民休憩和學習。
公園佔地37公頃,包含三個獨特區域:
• 生態區 (約21公頃):濕地面積擴大了8公頃,為各種野生動物,包括極度瀕危的物種提供棲息地。
• 農業區(約11公頃):支持生態友好的農業實踐,確保本地食品的可持續生產。
• 訪客區(約5公頃):設有濕地廣場和觀鳥屋等設施,讓遊客深入體驗園內獨特的生態系統。
綠色及創新元素
1. 塱原自然生態中心(綠建環評暫定鉑金級認證)
作為園內的教育中心,塱原自然生態中心充分展現了AECOM對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這座「綠色」建築融入了多項環保設計,讓人耳目一新,當中包括:
• 回收物料:外部表面採用回收物料,大幅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 能源效益:採用高能源效益的空調系統、低照明功率密度的照明設備,目標是透過光伏板每年節省32%以上的能源消耗。
• 雨水收集:中心設有雨水收集系統,進一步提升其可持續性。
2. 留宿設施
園内的農戶留宿設施採用了「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這種創新的建築方法有利管理施工質素、提升建造業的生產力、安全性及可持續性。
自然正向的未來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是AECOM致力於將北部都會區轉化成綠色和優質生活空間、推進城鄉共融的例子之一。AECOM會繼續在北部都會區推動更多舉措,兌現對「永續發展,澤被未來」的承諾,包括:
• 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旨在確保公園日後的營運能保持其生態功能。
• 元朗淨水設施:能源中性的可持續污水處理設施。
• 新田科技城:創科發展的集群樞紐。
欲了解更多關於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的資訊,請瀏覽:Long Valley Nature Park: A Beacon for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只提供英文版)
即時重溫施耐德電氣香港創新峰會2024的精彩內容!
施耐德電氣香港創新峰會2024於10 月22 日圓滿結束,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擔任策略合作伙伴,活動吸引逾850名商界領袖及行業代表參加,探討利用數碼科技和合作關係,以推進更可持續、更高效和更具韌性的未來。
峰會匯聚30 多位講者分享,並透過導賞和互動演示,展出各式各樣涵蓋建築、數據中心、工業、基礎建設和家居領域的尖端科技。施耐德電氣亦在峰會上舉行「Ignite Your Impact 創意挑戰賽」的啟動儀式,體現施耐德電氣對培育下一代的承諾。
施耐德電氣香港區總裁趙啟文先生就「推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轉型:創新、合作、影響」發表開幕主題演講。他強調自動化、電氣化和數碼化的融合是應對當前挑戰的不二法門。展望將來,發展智慧城市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充分利用和匯聚數碼科技的無限潛力,為人類和地球開闢一條共同繁榮的道路。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執行總監賴漢忠工程師, BBS與來自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新世界發展、第一太平戴維斯和施耐德電氣香港的講者,於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策略講座上,就「生命週期減碳:香港建築環境的變化」議題進行討論,介紹行業領袖在減少隱含碳和營運碳、提高能源效益以及在建築物的設計、建造、營運到維護的整個生命週期中,實現循環性的各種措施。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訪德國代表團 (2024年10月14-18日) - 探索德國綠色建築發展的雙城之旅
繼去年悉尼考察團的成功經驗,議會今年再度舉辦考察團,前往德國的柏林和漢堡兩大主要城市參觀,雙城之行倍增了趣味與富有意義的交流機會。此行延續了議會致力於聯繫會員與全球同行、促進寶貴的學習和交流機會,並加速綠色建築發展的承諾。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訪德國代表團由29位專業人士組成,涵蓋了綠色建築行業的各個領域。成員包括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董事及秘書處職員、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的代表,以及來自發展商、顧問公司、建築師事務所、材料供應商及業界組織的議會會員。在德國可持續建築委員會(DGNB)的支持下,代表團考察了柏林和漢堡的多個DGNB認證項目和創新舉措,這些項目和舉措正在重塑可持續建築的設計、建造、運營及城市規劃。
代表團參觀了多個具啟發性的可持續模範建築和項目,它們著重可持續性、身心健康、智慧科技與創新,致力於2030年前大幅減少碳排放,並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重點觀察有寬敞的公共區域、混合式辦公環境、主動出行解決方案以及整體城市規劃。這些項目所採用的模組化混合木材、雙層電梯和低碳混凝土等創新技術,展現了其先進的解決方案。代表團參觀的著名項目包括:
柏林
• EDGE East Side – 柏林最高且最能夠促進建築物用戶身心健康的多層辦公大樓,以可持續原則重新定義高樓生活;
• DGNB System for Districts – 專注於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城市規劃倡議,針對不同地區類型的認證需求量身定做;
• Zalando Headquarter Berlin – 融入循環經濟原則的新建辦公大樓,重視社交互動及多功能性;
• Darwinstraße Berlin – (首團參觀!)原為發電廠,經改變用途化身成擁有天台公園的可持續辦公大樓。此項目展示了以活動式樓梯連接的高架公共開放空間,以及一系列創新設計特色,例如供樹根生長的隱藏式金屬環;還透過生態友善的景觀美化與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展現對城市生物多樣性的承諾;
• Wilmina Hotel – 符合被動式房屋最高標準、同時保留了歷史遺跡的活化項目,充分展現了活化再利用如何創造出充滿活力的多功能空間;
• Humboldt Forum – 當地的文化地標,一個重建而成的博物館和科學中心項目;
漢堡
• HafenCity – 歐洲最大的內城發展區,亦是可持續都市更新的典範。此項目作為具前瞻性的城市發展範例,特點是混合用途空間、防洪能力和無車化措施,在充滿活力的海濱社區中培養社會凝聚力;
• EDGE HafenCity Hamburg – 融合建築、技術和環保意識的先進辦公大樓;
• Elbphilharmonie – 善用可再生能源的標誌性音樂廳;
• BSW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 – 率先採用能源標準的政府示範項目;
• Congress Center Hamburg – 活化及實現長期使用既有建築的典範。
與 DGNB、HafenCity Hamburg GmbH 及漢堡城市發展和住房部 (BSW) 的交流涵蓋了歐洲法規、綠色建築評級工具、策略性城市設計及實現淨零等議題。這些有意義的交流大大加強了綠色建築行業的全球網絡,推動香港的綠色建築發展。
這趟旅程於漢堡畫上句點,但透過2024年11月20日舉行的總結匯報會,與會者的回憶與體會得以延續。會議由此次旅程的內容策劃專家——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環保設計總監梁文傑先生主持,為代表團成員提供了重新建立聯繫的機會,並分享在考察團中獲得的啟發。
會上的討論焦點集中於香港可以採用的認證、政策和建築設計。與會代表建議加強認證程序,以納入特殊和不可量化的成就。他們探討了引用其他地區成功模式的潛在好處、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以及在建築設計中強調生命週期成本的重要性。此外,與會者認為應重視身心健康和以人為本的設施,並指出需要透過修訂現有認證框架來鼓勵活化再利用。總體而言,此行及隨後的討論有望為香港帶來可行的策略,以推動更可持續的建築環境。
「華懋集團可持續發展論壇2024」:驅動韌性未來
由華懋集團主辦、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及商界環保協會共同協辦的「華懋集團可持續發展論壇2024」,於11月7日在荃灣西如心酒店舉行。這場備受矚目的活動邀請了27位專家講者研討12個啟發思考的議程,並吸引了超過5,000名參加者。今年的論壇主題為「多元可持續發展方案 應對未來挑戰」,圍繞氣候變化、可持續融資及創效投資三大核心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華懋集團可持續發展論壇2024」的參加人數較去年增長超過六成。
主禮嘉賓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先生, JP與主辦單位、協辦機構及演講嘉賓在台上合照,祝賀論壇成功舉行。
構建合作平台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先生, JP擔任論壇的主禮嘉賓,他在開幕致辭中強調了跨界合作的力量,論壇正好匯聚不同領域的多元意見,包括業界知名領袖和充滿熱誠的年輕專才。上午時段的會議深入探討了氣候變化帶來的迫切挑戰,以及在建築環境中實現韌性設計的必要性,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LAM Khee-poh教授在演講中強調,人性化設計對於創建氣候韌性空間的重要性。他指出,人們在室內生活的時間超過九成,因此運用先進感測技術和創新科技來塑造舒適且節能的環境是必要的。
隨後,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粵港澳大灣區建築科技聯盟的陳少祥先生針對大灣區氣候韌性建築環境之最新科技發表演講。他以「海綿城市」為例,展示了從監管框架到指引制定,再到行業實踐的有效模式。陳先生亦強調,加強大灣區的合作對於促進創新及提升韌性至關重要。
LAM Khee-poh教授(左)及陳少祥先生(右)分享有關氣候韌性建築環境的策略。
下午時段探討可持續融資及創效投資的環節,引發了與會專家和參加者的熱烈討論。專家們分享了創新的融資模式和成功案例,展示如何通過創效投資推動具有意義的改變。這些交流有助於深入了解如何利用融資機制支持可持續倡議,促進更可持續的未來。
系統性變革的願景
論壇結尾的三方對談環節以「透過跨界別協作促進系統性變革 成就韌性未來」為題,參與嘉賓包括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天祥博士, SBS、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及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 SBS, JP,以及商界環保協會行政總裁吳家穎先生。三位嘉賓一致認為,加強政府、建築業與商界之間的伙伴關係,是實現可持續城市的關鍵所在。張博士表示,議會將致力於擴大綠建環評的應用範圍,並推動《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建築環境氣候變化框架》的實踐。
張天祥博士, SBS、林正財醫生, SBS, JP和吳家穎先生的三方對談環節,為活動劃上圓滿的句號。
「華懋集團可持續發展論壇2024」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落幕,激勵與會者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與行動。論壇的成功喚起了大家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共同責任,通過團結合作,為未來世代創造具韌性的未來。
The Henderson:重新定義香港天際線的綠色地標
眾所期待的香港綠色建築議會15周年慶祝酒會即將於極具氣派的全新場地——The Henderson舉行,當晚場地及餐飲榮獲特別贊助商恒基兆業地產集團慷慨贊助。酒會設置於The Henderson 頂層39樓的Cloud 39,是城中一個寬敞且無樑結構的華麗宴會廳。
The Henderson 坐落於香港核心商業區的心臟地帶,由「扎哈‧ 哈迪德建築事務所」設計,將成為綠色創新和可持續建築的標誌性象徵。
永續輝煌
The Henderson 是一座位於中環美利道的超甲級辦公樓,透過韌性、健康、綠色實踐和智能科技等核心元素體現其可持續性。The Henderson旨在為租戶、員工和訪客提供高質素的款待服務,不僅在可持續發展上樹立了新標準,也是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在未來所有項目中對可持續發展承諾的核心理念。
創新設計
受自然之美啟發,The Henderson 的設計展現了洋紫荊含苞待放的精緻結構。這座建築傑作已獲得多項國際及本地的榮譽,包括於2020年獲得綠建環評暫定鉑金級認證,獲得每兩年一度的「環保建築大獎2021」新建建築——興建及/或設計中項目(商業)大獎,為綠色可持續建築樹立了標杆。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亦因此榮獲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頒發「亞太區綠色建築領袖大獎2022」的「可持續發展企業領袖」殊榮。The Henderson 在數碼連繫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是香港首批榮獲 WiredScore 及 SmartScore雙鉑金認證的建築之一,印證集團在邁向智能建築指標的領導和努力。
環境友善特點
The Henderson 將一系列環境友善特點集於一體,旨在降低26%用電量和60%用水量(與基準比較)。其隔熱玻璃幕牆減少了冷卻負荷,並阻擋有害的紫外線,確保室內環境舒適。建築的混合通風系統促進整個建築內的自然氣流,而創新的零碳環保技術專利太陽能幕牆降温裝置則有效管理熱量增加,從而提高舒適度和能源效益。
應對氣候挑戰的韌性
The Henderson 進行了全面的氣候風險評估,以增強其抵禦潛在干擾的韌性,包括可能影響香港的強颱風。該建築採用特製的四層及雙層式弧形隔熱玻璃幕牆,不僅能在極端天氣下提供有效保護及額外幕牆的韌性,還能充分利用自然光線,並擴闊景觀視野。其製冷設計利用冷凝水,即使兩台機組發生故障,仍可保持全面製冷,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提供舒適的室內溫度。此外,電信系統亦具備韌性設計特徵,如雙重電信備份和雙區塊配線系統,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維持穩定的網絡連接。
頂尖智能科技
The Henderson 的創新核心在於擁有多項專利發明和先進的智能建築技術。從太陽能幕牆降温裝置到智能滅菌電梯系統,以及空氣質量優化和溫濕雙控通風系統,每項配置都經過精心設計,以優化建築物使用者的體驗、環境性能和運營效率。
The Henderson 不僅致力於減少建築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還積極促進租戶的行為轉變。通過數碼分身及其獨特的“天氣圖騰”(提供實時和現場相關天氣信息)和智能辦公室應用程式,租戶能夠主動監察和控制他們辦公室的環境情況,為工作場所內的可持續發展文化和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
未來願景
選址The Henderson 來慶祝香港綠色建築議會15周年,我們共同見證創新與可持續性交織的美好可能。The Henderson 不僅是一座新建的綠色建築,更是香港及其他地區邁向更環保、更具韌性和適應性未來的象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