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綠色建築?

不少人認為綠色建築只是代表在建築中加設綠化外牆或太陽能板,從而做到美化及保護環境。事實上,綠色建築所牽涉到的範疇十分廣泛,影響亦相當深遠。

一般而言,綠色建築指在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盡量減少對環境影響,同時也可促進建築物用戶的身心健康:

  • 策劃建築物生命週期每一項細節,由一幢建築物或一整個社區的選址及規劃開始,到設計、施工程序,落成後的營運管理和保養,以至建築物的翻新和拆卸,都關注對環境及人的影響
  • 節能、節水及善用其他資源,避免浪費;同時亦會從運用可再生能源及環保建材等方面着手,減少碳足印及碳排放
  • 減少產生廢物,以及污水、空氣、聲音、土地等方面污染
  • 藉設計等方法做到自然通風、自然採光、提升室內空氣質素等,為用戶提供良好的室內環境

香港的獨特環境

香港舉世知名,是個位處亞熱帶、地勢山多不平、人煙稠密且高樓處處的都市,一直以來更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逾740萬人口大部分都起居於「石屎森林」之間。

另一方面,製造業在香港已經式微,香港的主要用電者是住宅、辦公室和商場等建築。這些建築物內的活動約佔香港總用電量的九成以上,導致本港超過五成的溫室氣體排放;與通常低於四成的全球平均值相比,這一比例相對較高。因此,香港要節能減排,甚至要協助達成《巴黎協議》下的全球目標,推動綠色建築發展實屬刻不容緩。

私營業界的建築物
超過42,000幢

高樓及摩天大廈約8,000幢

與建築物的相關的活動就已經
佔全港耗電量多於90%
相等於碳排放的50%以上

日常起居的已建設區
佔香港土地面積24%

已建設區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7,330人

創建可持續建築環境的歷程

自香港首個綠色建築認證系統於1996年面世起,業界、政府及社會各界均同心合力,期望為香港創建可持續建築環境。與此同時,縱觀全球,各地在政府層面以及非政府組織之間也衍生了不同程度的協作,使在城市及建築物中提倡可持續發展成為一股國際潮流。多年來,議會與各界一直緊密合作,共同創造可持續建築環境,以應對氣候變化,並為邁向碳中和而努力。

以下整合了本港創建可持續建築環境歷程中的大事,作一概覽。(只供英文版)


綠色建築認證

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綠色建築認證系統,用作展示和比較建築物的環保表現,例如英國的BREEAM、美國的LEED等,而香港採用的綠色建築認證系統為「綠建環評」,英文名稱為「BEAM Plus」。

綠建環評是一套特别適合高層和高密度建築環境的評估工具,它不只適用於香港,也可應用於香港以外的地方 ; 綠建環評系列工具中的全球版,正為此目的而編寫。

在綠建環評的制度下,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為頒授綠色建築證書的機構,建築環保評估協會則負責執行綠色建築的評估。

由2011年4月1日開始,參與綠建環評認證成為建築項目申請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其中一項先決條件。由2024年6月30日開始,該申請條件進一步提升,要求建築項目必須取得綠建環評的若干評級。

自2016年起,隨著香港開始發展綠色金融,綠建環評逐漸成為香港發行的綠色債券、綠色貸款等綠色金融工具中一種最常被採用的綠色建築評級之一,它也廣泛地被應用於房地產商的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評級。

如欲了解綠建環評詳情,請按此